在电视剧这个圈子里,反腐剧向来是个难搞的事儿,就像烫手的山芋似的。
一方面,这种剧常常能反映出官场的一些真实状况,这是观众比较爱看的一种题材。
另一方面,这个题材比较敏感,创作的时候尺度不好把握。
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现在,内地拍出了好多优秀的反腐剧呢。后来政策变严了,这类剧就渐渐被边缘化了。
今天呢,咱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内地过去20多年评分最高的10部反腐剧,同时从中看看国产反腐剧在这20多年里到底有着怎样的发展变化。
2004年,豆瓣评分8.0分。
2003年有个电视剧叫《绝对权力》,斯琴高娃、编剧周梅森和导演蒋绍华在这剧里是头一回合作。在剧里,斯琴高娃演的是反派角色,等拍完这部戏,她就觉得挺压抑的。
她半开玩笑地跟周梅森嘟囔,说自己演了坏人,下一部戏得给自己“正名”。
说话的人没别的意思,听的人却往心里去了。
就在那时候,最高检打算拍一部关于检察机关的电视剧,于是就找到了周梅森,让他到检察机关去深入体验了两年的生活。
周梅森一开始老是找不到创作灵感,后来跟斯琴高娃聊了天,他脑子里马上就有了一个特别正气的女检察官形象,于是就写出了《国家公诉》的剧本。
周梅森从某市的一场大火入手,在陈汉杰、唐朝阳的帮助下,检察长叶子菁冲破重重阻碍,最终揭开了背后的贪腐真相。
斯琴高娃拿到剧本后,马上就把自己关在家里,一遍又一遍地研读剧本。剧本里有不少专业的法律词汇,可到拍摄的时候,她都能随口就说出来。
《国家公诉》是内地第一部全面展现检察官生活与工作的电视剧。整部剧剧情很紧凑,人物形象丰富饱满,尺度不小,向观众揭示了许多社会的阴暗之处。
2005年,豆瓣评分8.1分。
2003年拍完《黑雾》之后,王志文又有一部全新力作,那就是《国家干部》。
在剧里他演了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副市长。市里出了假农药的事儿,一查呢,原来是几个高官家的孩子勾结起来,把假农药卖给农民,王志文演的副市长就负责处理这件事。
在那场复杂多变的斗争里,他一下子就把犯罪团伙给打掉了,后来还顺利当选了市长呢。
《国家干部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,是部典型的主旋律电视剧。不过呢,导演用宏大的视野、情节起伏多变的故事和形形色色鲜活的人物,从各个方面给咱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国家干部形象。
王志文演这个角色的时候,为了演得更接近现实,拍戏的时候一边拍一边改台词。跟他一起演戏的演员也被他影响了,演戏的时候经常跟着他即兴发挥。这么调整以后,角色的转变就很自然了,这个角色也变得更贴近生活了。
《国家干部》播出之前,接受了国家四个部委的严格审查,这过程就像在薄冰上行走一样小心翼翼。而且有冯恩鹤、罗海琼、巫刚、杜雨露等新老戏骨来助阵,于是这部剧就成了2005年很让人难忘的官场反腐剧。
2001年,豆瓣评分8.3分。
1999年,中宣部把周梅森写的反腐小说《中国制造》评为“建国50周年献礼长篇小说第一名”。
后来呢,有关方面邀请了胡玫导演,想让她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。
胡枚出身艺术之家,她向来对政治没什么兴趣,像小说里写的省委、市委、县委这些干部群体,她也是全然不了解。但为了拍好这部剧,她可没少费心思。
首先呢,她花了一年的时间深入到上海、深圳、山西大同等地去体验生活,做了好多功课。
电视剧刚开始的时候编剧是周梅森,他写了好几稿呢,结果都被胡枚给否决了。然后胡枚就找了其他编剧,改了七稿才把《忠诚》的剧本写出来。
电视剧播了之后,周梅森气坏了。他借着《扬子晚报》这些媒体大骂导演,说导演“不管生活实际啥样,就瞎编乱造,把剧的质量搞差了,还侵犯了他小说的权益”。
由于题材的缘故,主演张国立一开始是拒绝演这个剧的。胡枚上门拜访了四次,张国立这才接下这个本子。
最后胡玫自己掏了腰包,还贷款70万,跟拍摄单位一块儿投资拍摄了这部电视剧。
2001年这部剧就播出来跟观众见面了,剧里揭露的社会问题让人挺震惊的。
就像在产业转型的时候,有的官员借着改革的名义拼命捞钱,同事看不下去了,发出“高楼背后有阴影,霓虹灯下有血泪”的感叹。
本剧不光内容毫不遮掩,还汇集了张国立、焦晃、刘蓓等好多老戏骨呢,汪峰也演唱了同名片尾曲,总体来讲,这可是一部很难得的反腐好剧。
《大江东去》
2003年,豆瓣评分8.3分。
在《亮剑》这部剧里,李幼斌演的李云龙和何政军演的赵刚那可算是一对绝佳搭档。好多人都不清楚呢,在演《亮剑》之前,他俩还一起演过另外一部剧。在那部剧里,李幼斌演市长,何政军演副市长,他俩一块跟黑暗势力较上劲了。
《大江东去》这部剧是2003年的。
这部剧是在《大雪无痕》、《绝不放过你》之后,“反复打黑三部曲”的最后一部,它的素材来源于轰动全国的“慕马案”。
“慕马案”的真实情况可以说是“坍塌式”的,涉案的人总共多达100多人,这里面有副省级干部1人,副市级干部4人,党政一把手17人。
《人民的名义》尺度再大那也是编出来的,可《大江东去》呢,它直接把真实发生的案子改编成了电视剧,这可太让人吃惊了。有观众讲,要是这部剧放到现在才播的话,那热度肯定不比《人民的名义》低。
2017年,在豆瓣上评分是8.3分。
2017年的时候,《人民的名义》变成了一部现象级的热门电视剧,对很多年轻观众来说,这也是他们的反腐启蒙剧。
这部剧火到啥程度呢?都过去4年了,只要一提起李达康、高育良、祁同伟这几个名字,大家马上就能在脑海里浮现出他们的样子。
有人还为每个角色编了顺口溜:
赵德汉一分钱都没敢动,孙连城心里装着宇宙,祁同伟想胜天半子,魏彩霞就爱跳舞,还有要学好外语的陈清泉……
《人民的名义》在思想深度和剧本台词尺度方面的突破性,大家都能看到,有些台词你看了都会惊讶,这居然能过审。在传播广度上,它在反腐剧里也是排第一的。
遗憾的是,这部剧存在两个大BUG。
陆毅演的侯亮平这个角色太完美了,在戏里被那些配角老戏骨的风头完全盖住了。
二呢,黄毛这个角色太没用了,整得剧的后半段节奏全乱套了,被拖得一塌糊涂。
要不是有这俩拖油瓶,这剧肯定能上9分。
2002年的,豆瓣评分8.4分。
2003年的时候,有一部反腐大剧叫《绝对权力》在湖南台开播了,主演是唐国强和斯琴高娃。这部剧可不得了,创下了32%的收视率,简直就是个奇迹。它的主题曲《人》是腾格尔唱的,也红遍了大江南北。
当时反腐剧里有三位特别出名的演员:唐国强、斯琴高娃和高明,这部剧就把他们三个都找来了。这部剧讲的是在改革开放那时候,镜州市发生的一个特别惊心动魄的反腐败大案。
三巨头里,市委书记齐全盛这个角色是由唐国强饰演的,齐全盛具有人格魅力和政治品格。
高明演的是省委副秘书长刘重天,这人实事求是、嫉恶如仇。他们俩都是正面角色,不过以前搭班子的时候,在城市建设的意见上有分歧,矛盾还挺深的。
在剧里,斯琴高娃演的市长赵芬芳没有政治道德,满脑子都是利益。被调查之后呢,她就和黑社会搅和到一块儿了,结果让大量国有资产遭受损失。
东窗事发以后,她就从楼上跳下去了,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。
斯琴高娃头一回演反派的时候,就把自己关在瑞士的家里,不停地琢磨这个角色,最后才把人物的精髓给抓住了。不过演这个剧让她心里有了很大的阴影。后来在《国家公诉》里演了一个正面的检察官,这才把失衡的心态给调整过来。
唐国强跟他老婆壮丽都演了这部剧,可他老婆在剧里演的是死对头的老婆。
编剧周梅森写这个剧本的时候,原本是打算营造唐国强、高明和斯琴高娃“三足鼎立”的情形的。可是两个正面角色去跟一个反面角色对抗,这就导致反派的压迫感不足,这算是这部剧的一个遗憾之处。
《高纬度战栗》
2007年,豆瓣评分8.6分。
2007年有部反腐剧叫《高纬度战栗》,这部剧堪称群星荟萃。
郭靖宇是导演,他是杨志刚的亲哥哥。他老是让弟弟在自己导的剧里演戏,不过郭靖宇早期那些作品的质量,口碑还是很不错的。
陆天明是编剧,他呢,是第六代导演陆川的父亲,他既是有名的作家,也是编剧。这部剧是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,他写的《省委书记》被选进“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”了。
演员里的李雪健,都不用怎么介绍了,全中国几乎就没有不知道他名字的人,在这部剧里,他演的是一个结了四次婚的侦察英雄。
王志飞这个演员我们也挺熟悉的,他演过《大秦帝国》、《古田军号》这些作品呢。
剧里的大反派是李强演的。你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,不过他演了1998年《水浒传》中的西门庆,在《背靠背脸对脸》里也演了个反派。他长着一张看着挺“斯文”的脸,在这部剧里当然也是演大反派了。
这么厉害的阵容拍出来的剧肯定也特别精彩。
“高纬度”这个剧名,说的是故事发生的地方,也就是边境小城陶里根。
副市长开枪杀了人,然后在看守所自杀了。李雪健演的神探在退休前脱掉警服,带着秘密任务来到这个小城办事。他跟王志飞演的警察一块儿对付李强演的大坏蛋。经过一番激烈残酷的斗争,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国家尊严。
2005年,豆瓣评分8.7分。
2000年到2004年这5年,是中国反腐剧创作的高峰时段,涌现出几十部尺度大、质量高的作品。
2004年4月,因为反腐剧尺度太大,广电总局发了个通知,说以后的反腐涉案剧只能在非黄金时段播,而且全年的反腐涉案剧数量得压缩40%。
《我主沉浮》可是“禁播令”之后第一部被批准立项的反腐大剧呢。
蒋绍华导演跟周梅森编剧,那可是反腐剧里的黄金组合呢。他俩之前就合作过《绝对权力》和《国家公诉》这两部剧了。
《我主沉浮》这部剧和《人民的名义》能隔空互补。
《人民的名义》讲的是群众和贪污腐败官员在利益上的矛盾,这部剧呢,说的是政府、股市和上市公司之间官商的一场大战,还对改革里深层次的矛盾做了深刻的思考。
这部剧尺度特别大:下岗职工堵在市委门口闹事,市长带着人去讨好省领导,市长还有个私生女,因为没身份证被救济站抓走卖给酒店当外围了……
这部剧尺度特别大,也没什么大腕来撑场子,还被安排到非黄金时段播。虽然它在豆瓣上的评分有8.7分那么高,但也没引起多大动静。
4年之后,这部剧的续作《我本英雄》开播了,品质也挺好的,可还是由于尺度方面的原因,连省级卫视都没播过,在反腐剧里就像一颗被埋没的珍珠似的。
《至高利益》
2004年,豆瓣评分8.9分。
周梅森写过不少反腐剧,《至高利益》在这些剧里质量是最高的。这还是一部政治剧,把当代政治领域里最尖锐、最核心的矛盾都展现出来了。他刚开始创作的时候,就打算树立些正面典型,给那些想搞贪腐的干部提个醒儿。
主创人员由于尺度太大的原因,改了五次剧本,往北京跑了四趟,还开了三次高层次的研讨会,最后在2002年2月于武汉开机拍摄,投资了700多万。
2003年10月,《至高利益》在央视一套播了出来。这部剧是孙海英、张名煜、程煜、张先衡等演员演的,讲的是市委书记接手了两位前任留下的烂摊子后,大胆改革、深入反腐败的事儿。
这部剧才20集,特别短,可是呢,52集的《人民的名义》里的内核它全有。它能一直在央视一套播,真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。
《龙年档案》
2003年,豆瓣评分9.1分。
2003年,反腐剧创作特别活跃,就在这一年诞生了一部巅峰之作——《龙年档案》。这部剧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.1分,可是网上有关它的资料特别少。为啥呢?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部剧挖得太深了。
在《人民的名义》里,张丰毅演的是运筹帷幄的沙瑞金书记,到了这部剧呢,他演的是一个有政治雄心的市长。
他忍辱负重了10年才当上市长,本打算好好改革一番,可没想到遇到了好多阻碍。市委书记龙福海老奸巨猾,副书记贾尚文是他的竞争对手,他还被人打了黑枪,而且接手了龙福海儿子走私嫌疑的案子。
有人看了这部剧以后,觉得张丰毅演的是个孤胆英雄。他要面对的不是单个敌人,而是一整套的腐败体系。还有人讲,在这部剧里,除了张丰毅演的是文学创作出来的角色,其他人都有真实原型。
《人民的名义》里高育良书记的双面人格大家都很熟悉。《龙年档案》中的龙福海书记呢,比高育良更有深度。他看起来不贪污、不越规矩,可实际上,他任人唯亲,搞小团体,还让人对市长开黑枪,在背后弄出了一张很大的权力网。这个龙福海,一点都没有高育良那种亲和力,让人感觉特别害怕。
《人民的名义》里的人物塑造本来已经很不错了,可跟这部剧一比,就显得太单薄了。
上面提到的这些,就是进入21世纪之后豆瓣评分最高的十部中国官场反腐剧了。
其实仔细总结一下就能知道,反腐剧的发展是由两个重要因素决定的:一个是时代政策,另一个就是主创的能力,特别是编剧的水平,这会直接对整部剧的质量产生影响。
我们按照评分选出的这10部作品里,有6部是周梅森编剧的。要是没有这么一位作家深入挖掘这个题材,树立起标杆、起到导向作用的话,国产官场剧恐怕得失去大半的光彩。
另外,观众喜欢这类题材的影视剧,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。
我们盼着以后能多些这种“不怕展露锋芒”的好剧,也希望大环境能更包容些。市场只有成熟稳定了,才会有更多作家乐意投身其中,在这个题材里创造更多可能。
盼着将来有一天,当我们再说到新的官场反腐剧的时候,不再需要用“尺度大、真敢拍”这种修饰性的说法做前缀了。就只是回到题材和内容上去,很平和地讲这是个官场剧,故事挺有意思,也挺真实的。
中国影视剧真正百花齐放的时候才是那一天。
文/皮皮电影编辑部:一粒鸡
未经授权佛山市富临门电器有限公司,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。